二○○六年三月二日到校,桌上赫見《南美浪遊》一書;次日,我帶它到後現代教育課堂與同學分享。同事說,這是某社大學員的女兒於南美浪遊一年的紀錄,這個母親知道我,特贈書以觀。敝人對過往印象模糊,只是隱約記得,想來無意間交了個朋友卻不自知,周末把書讀過,卻深深震動。

  想像24歲的女生化身背包客(backpacker),走在地球的另一面,因為世界太大,太渴望自由,預計三個月的旅程延伸經年,由亦步亦趨前人腳蹤,走走跌跌而後開啟自己的故事,串成體就心證的人生路,開書與她一起回首來時,這和許多人的遭逢,種種問題的解決,除了許多山水,如此編織生命令人動容,也叫喚著靈魂躍躍欲試。

  我深信,人若對世界發出愛,其人亦更值得愛;人的探索與分享,也將使其人更值得探索與分享。這是種有能的行動。某次和鍾文音見面,知道她旅行過許多地方,學生昀曾聽過她文藝營的分享,深受感動,回想與她的一百零一次講話,引發一些想法也與此書關聯。

  那是:關係於人的遷徒與移動,或可這樣看「世界」。

  「界」是種空間概念,而「世」是時間的,「跨界」如護照上的圖章顯而易見,但生命的編年記憶與當地發生時間纏結,卻非容易;觀光自能有所得,到底因為新鮮,但Ting走在更深刻更細微的世界,得到更多,這不僅是共鳴切.格瓦拉的感覺:「…根部裸露在土外,自由自在……」,還正如她的發現:撼動人心的美景看一次就足夠,而友情才是最動人且令人難忘的,這樣的滋味,成為她分享的果實《南美浪遊》的重要成份。

  聯想到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教育觀、浪漫派詩人的壯遊(grand tour)儀式,印第安人的步尋(walkabout),甚或,更早前,博學的蒙田(Michel de Montaigne)總自問:「Que sais-je?(我知道什麼?)」,他透過旅行,脫離本位,提供反省自身世界的「理所當然」的許多角度,從而懷疑一切成見,謙卑地成長;覺得蒙田《隨筆集》(Essais)卷帙浩繁,讀讀艾倫.狄波頓(Alain de Botton)《旅行的藝術》也不錯,這英倫才子央請華滋華斯、福樓拜、波特萊爾等心靈,借他們獨特的眼睛給我們看浪遊的可能。

  透過Ting的眼睛,生命因敢行而精采,思維因體察而深刻,那「對真實的揭露」而有的批判性教人深思(像是在巴西種種);除了個人浪漫情懷的具體實踐,與人類本能的出走,往往在她的言語中,透露著超乎一己的社會性,且這並非刻意求之,而是心底聲音。這實是有別於外表華麗,看似聰穎,內在往往不堪一擊的生命,誠然是美麗而非被豢養的靈魂。

  曾聽父親開山闢林的故事,走荒無人跡的大山,與眾山友的山中故事。他看似參與、介入人世的這個兒子,向他學了些對人的熱情,但內裡總是採取距離地觀看人,再加以邏輯分析。邊讀邊想,若在Ting的位置,我的行旅會是怎樣的Tone調?也許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感受波赫士的靈魂,在智利優雅而挺立的背脊,想像聶魯達與米斯特拉兒(Mistral)既公眾又私人嘆惋與愛,或許顧盼尋覓的,仍是我如何在世界流動,如何切開無際的原野,以獨秀姿態加入眾水吧。

  書中特有的質地,帶著熱,很勾引人,讀後有夢中自見的奇異感覺,說來正如書中節選的,我也愛的詩:


這座魂牽夢繫的城市,
就像是映在鏡子裡的花園,
虛幻擁擠,遠近交匯,
屋舍重疊不可企及。

  <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>,波赫士



  彷如面對鏡子,對照我求變求采卻又冷靜堅硬的心。

20060305

Ting的網站:回憶‧倒過來的世界 

Ting之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