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20710(二)(約09:30-11:00)

  與呂師針對《山海經》作為主課程授課內容進行討論,且回應之前我舉行工作坊的意願。一小時的討論有幾件事我記下幾件事。

一、先針對已進行之舊約、北歐、希臘、羅馬這大致的節奏深入了解,這個工作還要種Sm整理的課程指引,要看這進程呼應了什麼,提供了什麼圖式。
  
二、不只要紙本工作,真正的課程發展必須要有「現場」,很多故事的力量和生長是發生在教學現場、在敘事中流露而出。紙本工作有其重要性,但它在提供「參照」。正如我們讀了創世紀,再看來史記帝王本紀,覺得司馬遷講的東西可以呼應創世紀的課程需要,然而沒有之前創世紀教學的經驗,也辨識不出司馬遷那番話的課程位置。

三、神話固然可以解釋某些歷史,但是它的解釋力或圖式,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歷史事實。相反的,它提供的圖式給孩子滋養。易霖舉了例子,許多故事中有「行動者」「跟隨者」「反對者」「旁觀者」的角色,行動者促動故事,指出方向;跟隨者完成故事,續航故事;反對者調整故事方向,深化故事內涵,形成辯證與參照;旁觀者見證故事,提供不同觀點。諸如這些對故事結構的認識,基礎且必要,史泰納也針對格林童話等做過說明,這裡如李維史陀等的結構認識對教師亦有效用,但再強調,必須要在「現場」,這些研究才不會落入空亡。

四、若能以十二年一貫的立場來思考這個工作坊,更好。易霖憶起二年級上聖法蘭西斯(聖芳濟)的故事,對九年級上里爾克的幫助,這使得孩子的學習有種完整性。十一年級的《神話》或之後的《宗教》《哲學(史)》若有小時候的故事都基底,會很有力量。

五、有鑑於課堂對敘事的需求,初步來讀讀昆侖神話、動植物形變、后羿、黃帝、禹、應龍

六、可再讀列子、楚辭、史記、《詩》、《書》、夷堅志等,提供敘事可能,前幾日重看王孝廉《花與花神》不錯。讀李豐楙著作。

七、後世文人、佛道或儒士的比附或觀點污染需注意,但是具有教育性質的故事也是可以用。

八、創世、民族起源、城市起源、自然現象等,人求取解釋或解釋的需求,都有故事對應,這些回應生命提問的,常常會讓教學make sense。

九、別滿口三皇五帝夏商周結果忘了現場,教學萬勿概念先行。滿口是道成了胡說八道。

十、在地有南島之力,要認真看待,慎重存心。

十一、所以漢文化,也有相對應的荊楚、巴蜀、越文化等,別全想成一塊鐵板。

十二、人類學與人智學觀點。


20120710五點於慈心行政辦公室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