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玩一學期封神演義,一覽作者想像空間;一本比西方科幻小說還要早三百年的科幻小說,各式法術跟兵器,先進的生化科技,不但解決當時的交通障礙,更加強仙界跟人間之間力量的區別,強調宗教派別之間的戰爭。
學期初,最喜歡的部分從姜子牙下山到武成王反商紂。應該是受到三國的影響,特別喜歡看國家君臣對應和軍事政治的章回,看到四十回左右時,反而對戰鬥畫面的重複有些厭煩,不過課堂討論之後,漸發覺奇異因子,說實在,甭說考量時代背景,就連現代人恐怕也沒這麼有創意。
論君臣
細細閱讀兩個部分,略有心得。
其一。紂王幸寵妲己後,斬忠臣,用小人,各大臣都有不同抗議的方式。像是比干、梅伯等文官,已死諫主,而不得善終;像方相、方弼、武成王等武官,與其主道不同,或走他地、或另求明主;聞仲的忠心不貳,使權掃蕩惡政,對於紂王重用的費仲、尤渾完全不給面子。眾多官員各有想法,各有所屬,環繞著商朝的政治圈,綜觀歷朝歷代,無一不是政治鬥爭、政治聯姻、政治迫害的縮圖。
深入探討聞仲這個腳色。作者將之塑造忠心不貳;對紂王有所期待,不只是忠其歷代先王,更有助商繁榮的決心,遠征他鄉外族數年不歸。面對紂王的荒淫無道,他依然能夠忠心事主不反之,跟他年輕時交好的武成王反商從周之後,即刻斷絕多年之交,反目攻擊武成王。聞仲的言行顯現他的忠心;回朝陳十策那回,條例分明的策略,表現他的執政手腕。聞仲雖然在小說中是反派腳色,可是依然欣賞這個腳色的設定。就連作者形容他脾氣易暴躁,也用丹心赤膽幫他美化形像。充分交互表現作者對於天命的安排跟解釋,正確的一方、有德行的一方得勝,因果關係等。
其二。(這應該是屬於自己詮釋的成分較高。)
二十五回,文王聘子牙。發生:文王易算武吉失常臉紅,文王立於子牙後而子牙裝作不知,子牙再三推託不能同文王乘輿。這三個畫面。一般人說,這是子牙遇明主應有的禮節;子牙早之有此一會。但是撇開作者的命運觀,其實這三個行為都是明哲保身的方式。
因為文王卜算失敗是由子牙引起。因此文王立於身後時,裝作不知國君已到,後,與文王說談國家社稷之事。又後,文王請歸時,子牙再三推託不能與之同乘一車,表示文王身分高於自己較尊。
一名賢臣,能力高,學問淵博而處政能力強,又易得名望,在主上面前必然掩飾自己的鋒芒,無論其心中想什麼,總顯得自己願忠於主。而子牙的言行透露了這一點。若是子牙初遇文王,便顯其才賢,文王必定討厭之,而不容易執行自己的抱負跟理想。就拿三國孔明與劉禪的老臣與少君的關係比較,亦是如此。
論神怪
封神演義中,戰鬥場面華麗而充滿想像。看作者描寫戰鬥,不說一般軍隊作戰,且說仙人作戰,用仙具、法術互相攻擊的場面,作者想像十足豐富。最喜歡的段落,非兩場莫屬。
其一,最喜歡四十三回。聞仲營中遭夜襲兵敗撤退,辛環乃長雙翼之將,帶聞仲脫離戰場,空中正逢雷震子,空中交戰。至今,人類的科技,都無法作到機動性強的空中小型飛行物,更何況當時並無飛機,要創造空中戰的段落,相當難以想像。
且說聞太師正挫鋒銳,慌忙疾走;猛然抬頭,見空中飛有一人,面如藍靛,發似朱砂;獠牙生於上下,好凶惡之像。
聞太師叫辛環:『你看前面飛來一人,甚是凶惡,你可仔小心。』
話猶未了,雷震子大叫曰:『吾來了!』舉棍就打。辛環鑽迎面交還,空中四翅翻騰,棍交加,甚是響亮;雷震子乃他傳棍法,辛環生就英雄,怎見得?有贊為證:四翅在空中,風雷響亮衝;這一個殺氣?千丈,那一個靈光透九重。
其二,姚天君的催魂陣,乃草人詛咒、燈催魂魄,跟西方的巫毒娃娃有異曲同工之妙。用詛咒的草人,上面寫上子牙的名字,用法術殺人。距離敵人很遠,照樣攻殺子牙不說,還得靠赤精子救他,殺人於無形,真是令人驚歎!
內有姚天君曰:『列位道兄!據貧道論起來,西岐城不過彈丸之地,姜子牙不過淺行之夫,怎經得十絕陣起?只小弟略施小術,把姜子牙處死,軍中無主,西岐自然瓦解。常言:『蛇無頭而不行,軍無主而自亂。』又何必區區與之較勝負哉?』聞太師曰:『道兄若有奇功妙術,使姜尚自死,又不張弓持失,不致軍士涂炭,此真萬千之幸也。請問如何治法?』
姚天君曰:『不動聲色,二十一日,自然命絕。子牙縱是脫骨神仙,超凡佛祖,也難逃躲。』
姚天君讓過眾人,隨入落魂陣內,一土臺;設一香案,臺上紮一草人,草人身上寫姜尚的名字;草人頭上點三盞燈,足下點七盞燈,上三盞名為催魂燈,下點七盞名為捉魂燈,姚天君披發仗劍,步罡念咒,於臺前發符用印於空中,一日拜三次;連拜了三四日,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,坐臥不安。
- May 19 Thu 2005 10:12
封神演義期末報告-何積儒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