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 這幾年來更深刻的感受到社會責任(這是源自 父母的吧),中學時老師放一齣與蕭邦有關的電影,在鍵盤上彈出了血的手指,尚不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,而是他的一段話,大概是:社會給我們這許多,當個人有所得時怎麼不去擁抱父母的苦難之類的,回家在日記上好好的記下,之後什麼服務社團,捐血等都很熱情參與。這是 父母造出的天下,也是我子女要生長的世界。
  
  今晚去跑五千回來,遇到台大哲學的苑舉正老師(參STS),聊了許多,也提到些朋友如杜兄文仁,大體近年德國哲學、文化與藝術等相對不振,與它的興起和國家主義有相當關係(這就包含激動我的費希特至黑格爾),而法語系文化尚有個人參與社會的傳統,特別是教育界令人起敬,實在可對照對照。立談近一刻點,他且建議繞操場暖身(他還沒跑),提到些社會文化問題。心上有些念頭,想說該暖暖身,又多年來有著讀雜誌的習慣,做書摘先。

  這周讓我印象較深的是學長曾志朗與洪蘭的《見「人」見智》、幾個雜誌的web2.0討論、商周的鄭欽明專訪和350期《天下》的賴導文章。

  雖然嗅出打書與打戲的氣味,但是文中脈絡一轉往往就是教育工作者可借可化可用的氣力。同時也因高中時常和東晟等白目高中生演起「暗戀桃花源」橋段,嗯,又想起和敬浤一群的看戲時光裡,那屏風(還記得李國修-修理皮鞋的修-在「救國株式會社」的那聲:幹!)好,就先轉轉這篇吧。到底我工作與愛的制高點是什麼?到底我寫作的制高點是什麼?到底怎樣避免言必稱堯舜成為一種譏嘲,如何讓自己好球帶愈趨寬廣卻能有效打擊,如何不成為墨守成規的井底蛙,固守老本的小氣財神?好,雖然前幾天看了他製作的《費嘉洛婚禮》有點難過,呃…。


(全文請點聯結)
《天下350期》賴聲川:永遠要追問自己的「動機」

作者:林懷民 2006.07.05/ 第350期


[…]
  我突然看清,在藝術中的學習有其限制,要怎麼補償這個限制?於是想到佛法所說的智慧與方法,修行的現在很多人覺得無厘頭、搞怪就是創意,搞怪誰不會?這是最簡單的,只是怎麼搞怪而有道理,這就不容易了。

  人,如果要對佛法有更深的體驗,智慧、方法兩者必須兼有。企業都了解這個道理,如果沒有方法來執行,再偉大的想法也沒有用。
[…]
△創意,從改變看法開始

 創意是自己出一個題目,然後自己去解題。要有創意,首要是改變自己的看法。我用電腦來比喻,人就像電腦,也有一個作業系統,但是我們所有的預設值都不利於創意,我們把一切事物制式化、固定化、格式化,不只是做事方法,連人生都格式化。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,週末則休閒,這種生活和創意隔得很遠。我不是說生活一成不變就跟創意無緣,只是你要認清自己已經掉入一種格式,這格式會不會影響你看世界的方式?你看事情會不會因此變得愈來愈狹窄?能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?會不會更包容?

要檢驗自己是否有創意,要看自己能不能改變視點,能不能用別人的眼睛來看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看,如果是,就表示你還有創意的希望。如果只是鹵莽地捍衛自己的想法,表示你已經關了起來。要改變自己,第一步是能站在別人的位置看事情,這不容易,這表示你要了解他,感受他所感受的,其中牽涉到很多需要開發的能力。

△要不斷地追問自己
 
  動機和創意成品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,創意一定要追問創作背後的動機。我的老師吉美欽哲仁波切說,「改變道路最快的方式,就是改變目的地。」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盲目旅行,到最後人都傻了,覺得世界愈來愈大,大到無法管理。我也喜歡旅行,卻覺得世界是愈來愈小,我會在旅行中管理自己的經驗,懂得更體會人、更關懷人。在創意的過程中,不斷問自己的動機很重要。一直追問,是希望你能夠保持好的視線,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件事。

[…]
  現在所有的商品都在拚「有感覺」,但是大部份還是加碼在功能部份,這是創意的下游,企業能不能在創意上游就找出自己的動機?企業不但要問某一項產品的動機,也要問整體企業的動機是什麼,如果整體動機是競爭、要贏,那麼創意深度也不可能太高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