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載自-中國時報-丁文玲/台北報導丁文玲/台北報導  (20070725)

    又出現台灣之光!台灣青年小說家伊格言的作品,入圍「布克獎亞洲版」、今年首屆舉行的曼氏亞洲文學獎。

    大陸莫言、姜戎同台競爭

    在七月二十日公布的入圍者名單中,一共有二十三位亞洲小說家將角逐獨這項文學桂冠。年僅三十歲的伊格言,以六萬字的小說《流光》獲選,與中國大陸知名的作家莫言、姜戎等人同列其中,伊格言也是台灣唯一入圍者。得主將於十一月出爐。

    莫言此次受評審青睞的作品為《生死疲勞》,姜戎則以《狼圖騰》雀屏中選,兩部長篇小說都是暢銷書。《流光》卻是伊格言尚未出版的新作,令人驚喜。

    棄醫從文 樂當職業作家

    伊格言本名鄭千慈,台南縣新營人,出身醫生世家,卻在就讀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四年級時,放棄學醫,改走文學創作之路,並以同等學力考取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。

    伊格言曾出版過短篇小說集《甕中人》,新作《流光》是以《甕中人》書中某些作品為基礎改寫,並串連而成的長篇小說。

    「我當醫生太可惜了!」溫和有禮的伊格言,只在提及文學時透露出狂傲。他說,自己對醫學其實並不反感,不過覺得花時間在上面,「太浪費時間。」伊格言透露,直到現在,父母還是不太能接受他的選擇。

    大膽自負 《流光》贏得肯定

    「我做職業作家,已經兩個多月囉!」伊格言不掩興奮地笑道,他現在沒有固定收入,想申請一些文學補助案,支撐基本的日常開銷。即使家境富裕,他也堅持要一個人在台北,自己書寫、閱讀、生活。

    不管伊格言未來會不會成為暢銷作家,但目前這位文藝青年的生計確實堪慮。即使如此艱難,他竟然還自己支付高價找到一位擁有哈佛文學博士學位的譯者,把自己這部沒有受過讀者與出版市場檢驗的作品《流光》翻譯成英文,寄到國外去參賽。他的文學夢,雖然外界看來不切實際,卻得到國際文學界的欣賞,給了他正面的回應。

    曾得遍國內各項文學獎的伊格言認為,「台灣的文學沒有國際知名度,不僅是語文隔閡,政治經濟的弱勢,也是重要原因。」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他,大膽又自負的評論:「我覺得石黑一雄的《長日將盡》很棒,但其他作品不一定比我好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