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230321

  今日在發光發熱正志兄的帶領與闖天關陰陰天氣真好威哥的準備下,做了初步課程盤點。各領域部署,教學時數與學習節數等的團隊理解。
  回到這幾年我戲稱為華德福學校的三民主義(奧德賽、帕西法爾、浮士德),不只其本身有經典或正典特質(我曾為文發表於《課程與教學》略為提及),在數十年來數以萬計的華德福教師努力下,我相信確然也具有人生探索、人文化成的功能。特別我本身也教授心理學、做神話研究,深得其中滋養,更也有地球村學校的體認,只是還是要提的是,作為課程部署,考慮文化、語言所在脈絡,在「協力前行」的前提(不是個人魅力教師的單幹自嗨),那麼置放於主題課程,大致來說每課三周,連續15日,每日100分鐘的課,還有什麼可能性?目前我所在的學校同仁,對此關照已開始由討論到行動。
  其實之前自組讀書會,也有擴大認識這幾部經典影響,從而邀約可能討論的心思,包括目前每早晨誦在八正道之後也讀《神曲》,要之,沒有了解,討論的基礎就薄弱了,參與討論的人少,多少也有點可惜,雖然我有時也因過往學習經驗對自然領域提出些妄見,在高中課程領域專業化「道術日裂」現實之外,期待教師仍能是好奇、有彈性的學習者,對各科門好奇。許多話語先按下。
  有位我佩服且欣賞的友校老師回應,我略略整理如下:「……雖說時間總是太有限,但某種程度而言,我會覺得這比較像是教師自我挑戰的內在驅動力,而非二者擇一的問題。換個角度思考,西方經典(浮士德)有沒有可能上的很「在地化」?紅樓夢也不一定是我們所認為的那麼具有文化上的親近性。」當然,老師自謙是自我省思與掙扎,但我個人相當歡喜這樣的回饋。
  我試著回應,課程再思需有團隊共識與各校或機構依課程施展所在脈絡來思考,西方經典的在地化,有可能其實是碰觸到「普遍性」的錯覺,這也很好,但目前除非是以本土語教學,我是不太容易想在地化的例子,我是以課程整體和地球村學校的角度來支持浮士德,加上我學思經驗是極度西化的(教育心理、哲學)的確對《浮士德》有親近性,記得哲學系同學有人以高中就讀過完整《浮士德》自豪;《紅樓夢》對我來說,就教學是真實發生的進行式,加上語言、文化脈絡(儒、釋、道映照與神話系統),文化上的親近性(相對)甚至是自明的。話說回來,以實驗學校教育可施展的空間,目前夥伴們推動的「島嶼文學」,可以考慮放到主課程。目前慈心已將本土語放在主課程,我希望能更進一步,例如在鄭順聰與其他臺文志士臺譯經典的基礎推開課程,我更期待客語區的華德福學校、有原民族群的華德福學校,讓本土語、傳承語在主課程能以必修或必選修(主課程分組)來展現。

arrow
arrow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