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請談談當今青少年的樣貌與挑戰,青少年的本質與特徵,以及成人如何與他們相處。

答:

  現在的青少年活在一個「擬像」的時代,影音的取得相當速食,失去了故事性與節奏;另一個家庭功能趨弱,孩子以前透過父、母成人,現在透過電視或錢來長大;而在台灣,齊一與功利的教育(充滿計算),使得孩子難以「做自己」,他們沒有自己的故事,加深自我認同的危機,因為社會標準透過數學狹化。他們疲於奔命,沒有作夢、長成自己的空間,而這空間,成人得負責(因為我們壓縮了它)。

  青少年,特別是十四歲左右,他進入第三個七,開始發展自我意識,與世界衝撞、對話,同時也開始抽象、概念的思考(皮亞傑)。個人以為,應「凝視」並「傾聽」青少年自我的發生,同時扮演「良性對手」的角色。而在這之前可有以下的人類學理解:「教育人類學三角結構。」(敝人碩士論文的研究發現)

■ 
  孩子看似是以「我-它」、「我-你」的種種我來面對世界,但是自我作為可知、可感、可行動的主體實乃「父-母-子」的關係主體。此處「父」、「母」、「子」非是實指 ,而是「父性」「母性」「子性」的談論,是透過現象試圖還原的結果,或更好說是種設定。「父-母-子」形成「家」,「父、母」與子的關係是原初的關係,Satir家族治療稱之為「最初的三角關係」(The Primary Triad)(Satir,2003:23,366),「自我」其實是「家」具體而微的代表,可感知孩子的「我」實則帶著「父-母-子」的家感覺。
■ 
  父:有條件的愛,象徵著要求,需達致格律、期望;帶來壓力。就Fromm所言,非指個別單一的父母親,而是父性原則和母性原則。
■ 
  母:無條件的愛;帶來支持
■ 
  師:外在於家的幫助,「師」非實指個別的教師,而是邂逅、新生,意  指「師/學」的原則有別歸屬於「家」的秩序或包容,而是屬於新的開展,在「我-你」關係中,為己帶來教育。

  在此,讓我們注視「邂逅」(Begegnung, encounter)這概念。「邂逅」本是德語文化中於二十世紀成為的常用字眼,有其存在主義哲學的脈絡,強調人只有在與他人的「邂逅」關係中實現自己,人是在與作為實在的「你」的邂逅中,才能實現自己。教育發生的所在,它甚至在內容上沒有固定性,是向人的內部深處的傾聽,而能導致這樣事件發生,而就是事件發生的本身,我們稱之為「師-生」。茲圖示如下以進一步說明(謝易霖,2003):

 

  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穿過圖中「父、母」的「家感覺」,他得到了來自「家」的幫助;和「師」是外在於家的幫助,由人的「家感覺」出發 ,個人邁向世界。孩子在家中得到了日後行動的能量與格律:愛與教訓,從而建構世界觀和行為準則,許多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可以感知到,學校老師不見得滿足的是靈性或理智的開展,而是滿足學生父親(要求)或母親(接納)的圖像,教師在這樣的狀況上並非成長的積極作用,只是補償。

  換言之,成人知覺自己是在哪個「父」「母」「師」哪個位置,有助於幫助青少年。有時他需要紀律,有時是接納,而作為任其發展的「師」,聆聽、凝視和作他的「對手」確屬必要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