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沒有英雄的時代是可嘆的,需要英雄的時代是可悲的。」歷史故事讀久了,我真心感覺這樣。
  有個關於「天堂與地獄」的故事。有個人到了地獄,地獄很多鬼魂搶飯,他們用的筷子有三尺長,很難將食物夾到嘴裡,經常半途中食物就被搶走,食物看得到卻吃不到,這世界顯得急迫、難堪且不滿足。這個人想:「原來地獄的人這麼痛苦,他們用三尺長的筷子吃飯。」
  轉瞬間,這人又來到天堂,天堂很多天使用餐,他們用的筷子有三尺長,但在談笑間,他們很愉快地吃飯,因為每個人筷子所夾的食物,送到別人嘴裡,這人想:「原來天堂的人這麼快樂,他們用三尺長的筷子吃飯。」

  地獄和天堂的差別不多,都人是死後去的地方,都有食物、都用三尺長的筷子,只是因為東西的用法不同,世界就變了。是什麼讓筷子的用法能不同呢?那不過就是個念頭:「讓」。讓,就是謙退,就是能給予。「能讓」通常就能「合作」。為自己夾食物是自利,無可厚非;為他人夾食物是共好,產生力量。什麼力量?「團隊」的力量。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,關鍵時候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生存,才能渡過難關。
  英文有句:「We're all in the same boat.」直白說,就是「我們坐在同一條船上。」比喻我們有的相同的處境,像是坐在大船上,個人看似無力左右命運,但轉念想,船上的人是相互合作,同心面對共同的命運──我們不是一個人。成語「和衷共濟」類此。這成語是由「和衷」、「共濟」二個語詞組合而成,意思是說「彼此同心共渡難關」。

  「和衷」出自《書經.皋陶謨》,內容記載了上古之時禹和賢臣皋陶(音同「高遙」)的對話,其中有句「同寅協恭,和衷哉」,「衷」,就是「心」的意思,整句大意是說:「同僚、同事間要能彼此恭敬相互協助,同心和善的相處啊!
  「共濟」則和晉悼公有關了。此語出自《國語.魯語下》,因為先前秦國曾為救鄭國出兵攻晉,晉軍輕視秦軍,在「櫟」這地方吃了敗仗。晉國為了報仇,號召諸侯出兵攻打秦國,這算是當年的聯合國軍隊啦,大軍經過涇水,沒有隊伍肯先渡河。
  「畢竟這是晉國的戰爭。」聯軍之中,晉國大夫叔向這樣想。於是,叔向請教魯國大夫叔孫豹,魯國一向和晉國交情好,叔孫豹又是博學且正直的人,問他意見準沒錯。「現在軍隊不動,該怎麼辦?」叔向問。
  只見叔孫豹讀起詩來,他吟誦《詩》裡的〈匏有苦葉〉。匏,音同「袍」,是中國古代對球體的葫蘆的稱呼。叔向告別叔孫豹後,立即召來掌管船隻和軍務的官員,他說:「苦匏不可食用,只能用作渡河的浮囊。叔孫豹打算要渡河了,快快做好渡河的準備。」詩中有「共濟」一語,共,音同「公」,即「供給」的「供」。後來這兩個典源合用,就成了「和衷共濟」這成語。「共」也有互相的意思,後人讀來意思也會有點轉變,總之,整個意思不外就是「同心渡過難關」。
  在同個團體裡的我們,好像就在同條船上。我們船上的每個人,都決定著船的命運。連一步的說,心,就是我們的船。如果我們能同心協力,那我們就能一起度過難關。就像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一樣,大家同心協力,也許生活多些不方便,但是就能一致抵抗疫疾,將傷害降至最小。
  晉國能有強大之時,就因為他們君臣能有「和衷共濟」的作為。這成語和前述「戮力同心」類似。然而,一旦難以合作,多頭馬車,那再強盛的國家或團體,也難保昌盛,這得不斷自我提醒,不斷自我提醒呀……。

出處:
「和衷」,同心。語出《書經.皋陶謨》。「共濟」,供給渡水。語出《國語.魯語下》。「和衷共濟」比喻彼此同心共渡。
1、「和衷」:《書經.皋陶謨》
「……同寅協恭,和衷哉!」 
〔注解〕
(1) 同寅:同僚,共事的官吏。寅,音ㄧㄣˊ。
(2) 和衷:同心。
2、「共濟」:《國語.魯語下》
諸侯伐秦,及涇莫濟。……叔向退,召舟虞與司馬,曰:「夫苦匏不材於人,共濟而已。魯叔孫賦〈匏有苦葉〉,必將涉矣。具舟除隧,不共有法。」是行也,

魯人以莒人先濟,諸侯從之。 

arrow
arrow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