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學期選心理組的課程,有相當大的收穫。在不同場域教學多年,更且碩士班後以中文、哲學作為研究領域,習於該學門的語彙與思考罷方式,這學期上課,常不得不要腦子動起來,大概神經突觸也發展多了。

  當初選課相當掙扎,碩班時修了吳靜吉教授極為紮實的「教育心理學」,大四時選修過余民寧教授的「多變量」、馬信行教授的「行為改變技術」。且十餘年前政大教育系的教育統計學仍是必修,在這學期的課程當中,仍受惠於以上課堂。

  或許因為個人學習傾向於辯證、統合,這幾年來博、碩班分組學習雖有其好處,但質性、量性派典的對話可能,恐怕還得在學術養成教育中浸染,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才不至於落入「自紮稻草人自打之」,或許在研究所教育中,各組的互動、整合有其必要。教育學有其實踐的學術性格,在理論與實踐之中,甚且在主流思維與另類思維中或亦可如是觀之,本所正有這樣的利基。

  以下幾個心得是在課堂中激發的,且或多或少成為進行中的工作(文章寫作等等),列述如下:



※ 關於後設分析

  心理組的統計使用已遠非我可以想像,但在方法論上,這學期對於後設分析有較好的理解。這種將既有的研究成果再加以分析探究的方法,其間最不容易的或許是「變項的分類」,同時,也得考慮在各個研究文獻在統計處理下的「脈絡效果」,這其中的爬梳、整理,是此類研究之三昧,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。

  雖然個人對教育現場中所謂量化實証研究仍持保留態度,但是那種試著把捉真相的理性精神,卻令人覺得光芒動人,也許在「本質上」未必能使「變項」的掌握成為可能(請容許這樣的成見或必要的謙卑),但「程序上」使得研究過程清楚明白的展現,經得起辯論、考驗,仔細描述現象分佈,這樣所謂實証研究,也令人因態度嚴謹而心安。

  因為這樣的想法,重讀好幾年前深深撼動我的一本書,Judith R.Harris寫的《教養的迷思》,國內有商周出版洪蘭教授的譯本,她示範了透過前人研究與期刊考察,如何將事情理清條理,她是個後設分析者。

  這本有著四百八十幾頁的著作起源於作者在美國《Psychology Review》的論文,她問:「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長期的效應嗎?」深刻檢視了「教養的假設」。駁斥「教養」,以為「基因」以外,「同儕團體」的重要性超過所有成人。本書內容並非報告重點,課堂後我重新審視這個閱讀經驗,令人感興趣的是它的「方法」。

  社會學、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社學研究領域,許多實驗設計並非是精準控制的。問卷、測驗分數等獲取的統計數據,成了解釋、推論的基礎。然而「統計相關」常常錯置成「因果關係」,這還是在工具層次,若考慮到實驗者與受試者的互動產生的影響(如「比馬龍效應」),除非透過「雙盲測驗」,我們使得實驗結果和我們的預期心態相合,或是在解釋時忽略掉不符合預期的變項。(某個角度來說,這也證實了教師的信心、熱忱,可能比其它變項重要。)

  Harris的身份不是學院學者,倒有點像啟蒙時期的知識份子,當今知識界的SOHO族,她的觀察角度自由,且不因學門、學派而自我割裂,涉獵許多領域,然而,本身也擅長統計學,深知它的用處與限制。她靠著現代科技-網路-期刊資料以及理論能力(本身執筆過銷路不錯的大學心理學教科書),針對已經公開發表的論文,透過的變項、factor,就現有資料找出更好的解釋,這種將過去的理論與數據重作整理的取向,就很是後設分析的路子,更重要的是,她將統計當成「思考工具」。

  這個工具有助我們看到變項與變項之間的關聯,避免思考的任意性。然而,僅只工具使用,並不能帶來意義。意義獲取需要經驗事實,或奠基於經驗與慎密思考的理論。正是因為這個角度,研究將不至於落入枯燥的工具使用,而會因為有著力處而有「感覺」。Harris帶著很強的理論觸覺與對統計學的理解進入數據森林,且不輕視其它文獻的說法,使得三角檢核具體而實在,雖然,後設分析不直接面對現場,但若發揮「偵探」精神,實在也能說出精彩的故事。



※ 測量工具的尺度-關於個人方案的思考

  隨著博士班學業已到中、後段,我試著將這個個人方案結合。目前工作方向之一,是當年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學生的追蹤。關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期程。除了「訊息處理」外─常可表徵為測驗分數,關於「動機」、「意義化」等該如何找出適切的工具予以測量?當然,這前提是:可測量。

  於是,這學期常在心上打轉的念頭又出現了:「測量工具的尺度」,或說,一個學門關注的時間尺度。曾和地質系研究者聊到這事,以他的角度來看,歷史系的研究即便是一代人,十年、百年,都實在是一轉眼,地質系的尺度是數百萬年也算精微,而是以「千萬年」、「億年」為計;而對照物理學等,動輒以毫秒來看世界,所謂的意義是取決不同測量尺度。那麼,當我們試著去測量教學行為所產生的效果時,該以怎樣的尺度看待?

  記得,在課堂上曾有「增加效果量」的相關討論,這是一個路子,將效果量增至可量測得出的範圍。或者,得考慮不同的工具,不同的設計,此其一;而長期觀察,建立數據資料,追蹤學生成就表現、生活態度與不同教學踐行(如蒙特梭利、華德福學校、自主學習等)的相關,此應為教育研究的重要工作,此其二。我設想:針對這些接受不同教育型態的孩童,如若承認教育對生命的影響其實是長時間的,那跨越長時間觀察的研究方法,縱向式研究更適合研究因時間而產生變化的因子。

  教室內「教學行為」與「學生表現」的變項有更豐實的內涵,若將「學習脈絡」考慮進來,或者得有更龐大的論述架構,我所關心的變項較適合以「教育環境」或「課程」視之,換言之,我所關心的是不同的辦學計畫對孩子的影響,如果可採集這些孩子的敘說文本,想必能對這方面的研究有所貢獻,而這些內容或也可為相關量表的製作提供參照。



※關於幾次CET-認知評價理論-的討論

  幾次關於「動機」的討論令我相當享受。之所以如此,教學十年下來不得不承認,「學習動機」是學習的關鍵,若沒有動機,再多的學習策略也只是談兵的陣式;更且,在一次教師會議中,我們請來了某位參與教師評鑑的學校校長來分享,其中也提到了教師參與的動機,還有討論到行為產生自內控、外控?因為這位校長也就讀研究所,所以當他在華德福學校聽到「認知評價理論」,我們的談話很快就對上焦。說到底,兩者討論著「制度」與「內在動機」之關係。如果將接受「教師」應是「良好學習者」考慮在內,則不論是教學或評鑑,這個理論都有其適用性。

  除了動機,再看學習策略,進一步考慮以下事實:學習脈絡是最重要的。

  Alllison在超文本(hypertext)環境的學習研究發現,學習者在不同的學習活動或情境中採用不同的策略。例子不只於此,情境因素也常導致學習者使用不同於個人傾向的策略;Biggs也提過,學習者有其學習傾向,然而,這傾向的使用,也視學習者對其學習脈絡的理解而定,視其對學習環境的不同組成賦予何種意義。在諸多學習變項中,依諸學者研究「學習環境」(Biggs稱context;脈絡)有最強烈的影響。環境給予的暗示,透露出的期待,會影響學習者採取何種策略。

  許多孩子在教室環境感受到的是無力感,解讀出來的是舖天蓋地的、無可變變壓力,某個程度來看,學校老師面臨的也是如此的狀況。外在酬賞與內在動機有辯證關係,然而,具有正向助益的外在脈絡,將促動學習者的動機。這個認識使得所有教學策略若欲成功都應考慮到整體學習環境,在這個角度下,我們對於教育變革的期待很難是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的鋸箭式、「物理」改變,而是看重「有機農業」般的,土壤的改變。

  有別於對孩子的樂觀,成人改變不似學生尚可透過教師權威善誘,雖然教師教師評鑑在這小小心得中只是參照的引子,並非重點,只是如若仍以酬賞或外控的方式處理,恐怕不易成真、成功。


※ 另外一些想說的

  這年七月中,到烏來參加「教師知能手冊」研習,職責是討論帶領人,十年前身為菜鳥老師,裡面有三位還算是老同事;這星期也到烏來國民中小學,現在正以華德福教育轉型,校長張淑美女士令人敬佩,因為華德福學校的師訓是每月一周末,由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連續二天,張校長自費參加,三年如一日。

  接著那星期則是到台中磊川華德華學校研習,由經驗豐富的華德福老師帶領(有一、二十年與青少年工作的經驗,同時有鑽研的領域),研習內容有光學、生理學和Speech。

  在不同場域談話,雖然「當下談話」,對言語的理解卻十分依賴於個人的學養,亦即學習史。即便在以開放對話、真實操作,整合教學的理念學校,教師幾乎都在己身所處的山谷,與外界互動少,不但與鄰近的學校缺少交流,對於主流教育學的認識也不多,累積了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,卻不易為外人所知,而且易落入顧影自憐的狀態,這令人神傷許久,至今乃不能平復;在台灣的數所華德福學校,彼此交流還是在這一、二年發生的,而與學院溝通也仍待加強,特別是華德福學校慣用的語彙常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,然而,這的確是可以經驗的,正如透過實踐而有的言說都是真實的,只是它本身體系極為龐大,自一九一九年至今,數以萬計教師投入這樣的體系,累積了許多知識,難免消化未及,無暇顧及其它。

  這次課堂中,發現近來的發展心理學對三、四年級孩子的認識,和華德福校所謂的「九歲危機」相合符節;對學習者的身、心認知,由物質身體、乙太體、星芒體與自我意識,和目前種種研究也很有對話可能;而目前留下的第一代華德福教師的教學紀錄(相關書籍多達數千本),就有不少系統化的論述,與Piaget、Bandura等談論也有呼應。若能有所對話,真是太棒了。而許多華德福教師並不知道,常給人神秘色彩的R.Steiner,在過世前幾年,深深投入對J.H. Pestalozzi的研究。

  消極看來,「戶樞不蠹,流水不腐」;積極看來,火花產生需要對話,發展不同的教育模式,保存多元可能,互為參照、互為借鑑,不但有助演化,在理性精神下,將能相互提醒,提供國民不同的教育想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靈修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